查看原文
其他

夏天到了,你又“湿”性大发了吗?专家教你夏季如何袪湿

2017-06-02 康大夫 健康安徽HealthyAnhui


今天康大夫的一个小伙伴很苦恼地说,因为湿气重,身上又长湿疹了,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!


眼瞅着梅雨季就快到了,小伙伴们有木有以下症状:



怎么睡都睡不醒,头发、脸上很容易出油;

大便黏腻总像排不干净,没有胃口,还比较胖;

一张开嘴看舌象,会发现,舌苔很白,舌头两侧还有齿痕;



这个就是典型的体内湿气重的表现!



千万不要小看湿气重,它会对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造成危害,有句古话叫“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。”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,与热在一起叫湿热,与风在一起叫风湿,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,易导致消化道、泌尿系统以及皮肤等多个部位的问题。


湿邪不去,吃再多的补品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,隔山打牛。今天康大夫邀请来了安徽省针灸医院主任医师王颖,来和大家聊聊湿邪那些事。


  

如何自测体内湿气重不重?


1.看形体


中医望诊中有“肥人多痰湿,瘦人多虚火”,偏胖者多为阳虚、痰湿体质。


2.看舌头


湿热者常见舌红苔黄腻,寒湿者为舌淡胖,舌边有齿印,苔白腻。


3.看大便


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、圆柱体、很通畅的,便后用一两张手纸就能擦干净。一旦发现大便稀薄、黏腻、不成形,且容易粘在便池难以冲走,也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,就可能是有内湿。


4.看起床状态


有些人早上起床后,会觉得很困、头沉,像有什么东西裹着,让人打不起精神,而且痰多,即说明体内湿气较重。


5.看平时状态


户外湿气一大,就觉得胸闷气短、身体沉、懒得动、不清醒,吃饭时没胃口。中医讲“湿气如裹”,一种被包裹着,动不了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,好像穿着一件用水洗过但没干的衬衫那么别扭。


  

如何自我祛湿?


王颖表示,中医认为,脾健,湿自化,所以祛湿重在健脾


中医讲的脾可不是西医讲的器官。中医讲脾,有自己特定的功能作用,脾主四肢,脾主运化。中医讲脾主运化,运化什么?水和谷。


把水和谷进行了运化之后才能输布到全身。代谢功能弱了,运化功能差了,就会有一些湿在体内存在。所以说我们讲脾气不足的时候,运化功能差了,造成了湿盛,停留过久可以有湿热产生。


夏天闷热、潮热,湿和热并重,内在的湿存在,加上外在的自然界当中的湿邪、热邪的困扰,困我们的脾,造成我们脾胃功能在这个季节常出问题。



  

警惕,5种错误方式让你湿气缠身!



王颖提醒,生活中要尽量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远离湿邪。


1.饮酒等生活习惯


酒也是水湿的一种,性热而质湿,如果喝多了,就会在体内形成湿热。


2.爱吃冷饮


冷饮入胃会伤到我们的脾阳,如果脾阳不足,水湿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湿邪。


3.常吃肥甘厚腻的食物


肥甘厚腻是指那些油腻、精细的食物,也就是高糖、高脂肪、高胆固醇的食物。


如果吃了过多的膏粱厚味,能量超过了身体所需要的,就会蓄积在体内,化为湿邪,湿久又会化热。 


4.运动少


运动少了,湿浊之气出不去,就会滞留在体内。如果我们去跑步或打篮球,就会出很多汗,水湿就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排出去。


但我们若只是坐着,身体运化水湿的系统缺乏锻炼,功能也会慢慢减弱。


5.紧张等精神因素


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都比较大,极易造成精神紧张,这会导致体内代谢物的增加,增加湿浊之气。


转载声明:凡转载“健康安徽HealthyAnhui”稿件,请注明出处。


主编  陈旭    责编 ∣ 徐蒙蒙 程甜   组稿 ∣ 胡进 王津淼

主办单位 ∣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